10月商用车销量分析
[ 时间:2025-11-15 阅读:5次 ]
一、整体产销:同比高增延续复苏,环比微降属季节性调整
10月商用车市场延续“高景气度+季节性波动”特征,产销规模虽略逊于“金九”,但同比增幅持续领跑行业。当月产销分别完成36.4万辆和36.1万辆,环比小幅下降3.3%和1.9%,主要受国庆假期生产周期缩短、终端需求集中释放后短暂回调影响;同比则分别增长25.4%和21.0%,增速较汽车行业整体水平高出13.3和12.2个百分点,显示板块复苏动能强劲。
从累计数据看,1-10月商用车产销达345.6万辆和347.9万辆,同比增长10.9%和9.0%,增幅较1-9月进一步扩大,正式扭转年初“产销双降”的疲软态势。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,这一表现印证商用车行业已迈过周期谷底,进入实质性复苏阶段。
二、细分市场:三重增长引擎拉动结构升级
(一)货车:重卡与微卡成“双爆发点”
货车作为商用车主力品类,10月国内销量22.9万辆,同比增长20.5%,核心增长来自两大细分领域:
重卡强势反弹:销量达10.6万辆,同比激增60%,创年内单月次高,主要受益于物流运输需求回暖(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8.7%)及基建项目集中开工,叠加国六排放车辆置换周期到来,重卡作为“经济晴雨表”的信号意义凸显。
微卡增速领跑:销量同比增幅超60%,成为货车细分市场另一增长极,反映出城乡物流、末端配送等民生领域需求的持续释放。
(二)客车:平稳增长显韧性
10月客车国内销量3.8万辆,环比下降8.7%,但同比仍增长18.3%,其中新能源客车占比提升至45%,公交集团批量采购与旅游市场复苏成为主要驱动力。1-10月客车累计出口12.1万辆,同比增长14.3%,增速高于商用车出口整体水平,彰显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。
(三)新能源与天然气:替代能源渗透率双提升
新能源商用车爆发:10月国内销量8.2万辆,同比增长52.4%,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重达30.7%;1-10月累计销量64.9万辆,同比增幅60.2%,其中新能源货车占比超85%,物流企业对电动化降本需求的认可程度显著提升。
天然气商用车高增:10月销量2.6万辆,同比暴涨91.6%,1-10月累计达20.7万辆,同比增长8.6%,在油气价差扩大背景下,天然气重卡成为物流企业的经济型选择。
三、市场布局:出口增速跑赢国内,新能源成出海新名片
10月商用车出口表现亮眼,成为板块增长的“第二曲线”:
出口规模持续扩大:当月出口9.4万辆,环比增长1.8%,同比增长23.5%,增速较国内市场高出3.3个百分点;1-10月累计出口84.3万辆,同比增长11.6%,占商用车总销量比重提升至24.2%。
新能源出口翻倍:10月新能源商用车出口0.6万辆,环比增长20.6%,同比增长26.7%;1-10月累计出口7万辆,同比激增1.3倍,东南亚、拉美市场成为主要目的地,工信部换电标准的统一为新能源商用车“出海”扫清了技术适配障碍。
货车出口占主导:10月货车出口8.2万辆,同比增长26.6%,占商用车出口比重达87.2%,重卡与轻卡成为海外市场主力产品,中国重汽、福田汽车等企业海外工厂产能释放进一步助推出口增长。
四、核心挑战与趋势展望
(一)短期压力仍存
中汽协数据显示,尽管销量增长,但商用车企业面临“量增利薄”困境:终端售价同比下降5.2%,叠加智驾、换电等合规成本上升(单台车BOM成本增加1.2-2万元),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承压。此外,国内库存系数仍处于1.8的警戒线以上,去库存压力尚未完全缓解。
(二)长期趋势明确
政策驱动持续:11月1日实施的《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第2部分:商用车辆》将进一步加速新能源商用车规模化应用,预计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将突破35%。
技术迭代加速:智能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,远程商用车等企业通过“AI座舱+智驾系统”降低事故率18%的案例,显示技术升级正从“政策驱动”转向“价值驱动”。
出海空间广阔:新兴市场商用车更新需求旺盛,叠加中国在新能源、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,预计2025年商用车出口占比将突破25%,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增速有望保持50%以上。
五、数据核心启示
10月商用车数据印证了“结构升级+全球拓展”的发展逻辑:重卡与新能源的双轮驱动标志着商用车从“规模增长”转向“质量提升”,而出口增速的**则显示中国商用车正从“产品输出”向“技术输出”转型。中汽协预测,四季度商用车产销将保持同比高增,全年销量有望突破420万辆,新能源与出口将成为贯穿全年的核心增长主线。